正確喂養姿勢:
媽媽完全地放松自己,以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哺乳時可以多運用抱枕或被子來支撐自己或寶寶。讓寶寶靠近媽媽,臉面對媽媽的乳房,鼻子正對著乳頭。寶寶的頭、脖子與身體成一直線,寶寶的肚子緊貼著媽媽的肚子。如果是新生兒,媽媽應托著寶寶的頭、肩膀及臀部。
媽媽可以用手夾住乳房輕輕碰觸寶寶的上唇,等寶寶嘴張得很大,很快地抱寶寶靠近乳房(并非移動媽媽的身體),讓寶寶同時含住乳暈與乳頭,而非只含住乳頭。
哺乳期禁用藥物:
當哺乳期婦女用藥的時候,往往只著重考慮藥物是否影響乳汁分泌,很少考慮藥物對嬰兒的影響,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藥物對嬰兒有影響。事實上很多藥物可隨母親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從而對乳嬰產生作用,盡管有的藥物進入乳汁的濃度很低,但對于嬰兒來說,危害嚴重。
以下藥物是哺乳婦女應忌用或慎用的:1、中西藥,中藥炒麥芽、花椒、芒硝等,西藥左旋多巴、麥角新堿、雌激素、維生素B6、阿托品類和利尿藥物。2、青霉素族抗生素。3、磺胺類藥物。4、異煙肼(雷米封)5、滅滴滅。6、氯霉素。7、四環素和強力霉素。8、氨基比林及含氨基比林的藥物。9、硫酸阿托品、硫酸慶大霉素,硫酸鏈霉素等藥物。10、抗甲狀腺甲藥物甲基硫氧嘧啶。12、哺乳母親患了癌瘤,應停止哺乳,否則抗癌藥隨乳汗進入乳兒體內會引起骨髓受抑制,出現顆粒性白血球減少。13、抗凝血藥,不能用肝素,以免引起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發生出血。14、皮質激素類、黃體激素類、新生霉素和呋喃呾啶。15、水楊酸類藥物。16、溴化物類藥。17、鎮靜藥。18、緩瀉藥。19、口服避孕藥。20、哺乳婦女還應禁止過量飲酒和吸煙、大量飲水、喝啤酒,禁用利尿劑(如雙氫氯噻嗪、速尿等)和作用猛烈的瀉藥。
哺乳期女性飲食指南:
為了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除了要保證母乳的足量,還要保證母乳的高質,因此需要給媽媽添加一定量的健腦食品,以保證母乳能為寶寶大腦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日常飲食中,有許多食品都具有健腦益智功能,如:動物腦、肝、血;魚、蝦、雞蛋、牛奶、豆腐、豆芽等各類豆制品及豆類;芝麻、核桃、花生、松仁;胡蘿卜、菠菜、金針菇、黃花菜;香蕉、蘋果、桔子;小米、玉米、紅糖。
嬰兒吐奶可以繼續哺乳嗎?
新生兒剛吃過奶后,不一會兒就似乎全吐出來了,這時有些家長可能怕新生兒受餓,馬上就再喂。遇到這種情況時要根據新生兒當時的狀況而定,有些新生兒吐奶后一切正常,也很活潑,則可以試喂,如新生兒愿吃,那就讓新生兒吃好。而有些新生兒在吐奶后胃部不舒服,這時如馬上再喂奶,新生兒可能不愿吃,這時最好不要勉強,應讓新生兒胃部充分休息一下。一般情況下,吐出的奶遠遠少于吃進的奶,所以,家長不必擔心,只要新生兒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偶爾吐一次奶,也無關緊要。當然,如每次吃奶后必吐,那么就要作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疾病而致的吐奶。
對于吐奶,最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是腹部按摩。一般為4~6小時一次,夜間可延長至6小時以上。每次按摩均在喂奶后半小時進行,以肚臍為中心,手指并攏,順時針運行,同時給予腹部一定壓力,速度適中,每次按摩時間5~10分鐘。吐奶減輕后,按摩次數減至每日2~3次,直至吐奶現象消失。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胃腸道癥狀,由于嬰兒胃容量小,胃腸蠕動差,易發生胃食管反流。腹部按摩可通過神經系統促進胃泌素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同時使胰島素水平升高,促進糖脂等物質代謝,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乙肝患者能否進行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與人工喂養的嬰兒發生乙肝感染的比例相當,母乳喂養不會增加乙肝媽媽所生嬰兒的乙肝感染風險。這是因為乙肝媽媽所生嬰兒發展為乙肝感染多發生在宮內或分娩時,而不是哺乳期間。世界衛生組織至今仍然把母乳列為乙肝病毒水平最低、風險最低的安全食品,早在1997年就明確表態,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乙肝媽媽母乳喂養會增加嬰兒感染的機會,并建議所有乙肝媽媽進行母乳喂養。
職場女性母乳喂養小貼士
1、必備用品之吸奶器:在返回工作崗位前3-4周時開始使用吸奶器,可以有充分的時間熟悉這種方式。用吸奶器抽奶所需時間一般為每次15分鐘,加上清理的時間整個過程不超過20-25分鐘。最初的幾天可能只吸出少量的奶。冷凍起來的奶足夠孩子吃上一整天,直到你下班回家。
2、找到可應付緊急情況的親人:回去工作不管從情緒還是體力上來說都是很疲憊的。你剛剛適應了媽媽的角色,突然同時又要投入另一個角色。每天下班后你都會覺得很累。與丈夫商量一下,讓他幫你分擔一些家務,這樣會讓你輕松很多。同時也讓他體會到同時扮演兩個角色的感受。另外,如果有什么困難可以請朋友或親戚幫忙。
3、教會寶寶用奶瓶:在讓寶寶完全用瓶子喝奶之前,應該給他一個充足的適應變化的過程??梢栽诿看挝鼓讨盎蛭鼓炭旖Y束的時候,讓他吮吸一下人工的奶嘴,體會一下有什么不同,因為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喝奶方式。但是太早使用奶瓶,很可能寶寶會不適應,要在寶寶出生一個月左右開始讓他練習使用奶瓶,否則超過2-3個月他就會很難接受用瓶子吃奶。
4、為寶寶培養一個保姆:保姆可不僅是去找一個那么簡單。你需要對寶寶的保姆做一些適當的培訓。教給她必須的急救常識,幫助她熟悉你家附近的情況。起初的幾天可以只讓孩子和保姆呆上幾小時,慢慢適應這個變化。
5、選擇合適的哺乳裝:
?。?)帶紐扣的開身服裝是最實用的
?。?)顏色最好與奶漬的顏色相近或相同
?。?)衣服里子要100 %純棉的,吸水性要好。
1、 母乳喂養有利于嬰兒健康成長,母乳中特別是初乳,含有嬰兒所需要的豐富營養,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優質乳,嬰兒能吮吸到母乳,對嬰兒的健康成長是十分有益的,可謂是百益無害。
2、 母乳喂養有利于產婦恢復身體健康。新媽媽通過生產,使身體、精神都發生了變化,如果產后能采用母乳喂養法,就能幫助產婦的子宮恢復減少陰道流血,預防產婦產后貧血,促進身體康復。同時,還有助于推遲新媽媽再妊期等。
3、 母乳喂養有利于增強嬰兒抵抗力、免疫力。有母乳中,尤其是初乳,乳中含有大量的嬰兒需要的抗生素,能抗感染??共≌呤瞧渌魏稳橹破?、食物不可完全具備的,是母乳獨有的。因此,嬰兒吮吸了母乳,就增強了嬰兒的抵抗力、免疫力,讓嬰兒少生病或不生病。
4、 母乳喂養有利于嬰兒消化和健康發育。由于母乳具有多方面的優點,且營養均衡、配比最佳,是其它食品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優點。因此,采用母乳喂養法,它有利于嬰兒的消化,有利于促進嬰兒健康發育,健康成長。
5、 母乳喂養有利于增進母子情感。俗話說,母子連心。新媽媽們通過嬰兒吮吸母親乳頭的刺激,能增進母親對嬰兒的撫愛、關愛、疼愛之情,嬰兒通過吮吸母乳,與母親有切膚之溫暖,切膚之親近,既感到安全,又感到高興。因此,母子之間的情感就在這微妙之中不斷溝通與遞進,不斷增進和升華。
6、 母乳喂養經濟實惠。母乳不僅對嬰兒健康成長有利,對新媽媽恢復身體好,而且比其它喂養品成本低廉,經濟實惠。
7、 母乳喂養方便快捷。母乳喂養的好處實在多,不僅經濟實惠,而且方便快捷,是名副其實的隨吃隨有,很方便,很適合嬰兒少食多餐的需要。因為嬰兒進食不像大人,定時定量,嬰兒是喊吃就要吃,慢了就哭鬧不止,且無規律,如果使用其它食品喂養,很難滿足這些要求和條件,只有母乳喂養主能適應與滿足。
8、 母乳干凈、安全。母乳無可非議,它是喂養嬰兒的最佳食品。它安全、干凈、無毒,無任何副作用,是其它任何食品都無可比擬的,它是天下新媽媽與生俱來的為嬰兒提供的“安全糧倉”。
9、 母乳喂養可降低減少嬰兒過敏現象。由于母乳干凈、安全、無毒,無任何副作用,且擁有天然的抗生素,抗病毒素等,故用母乳喂養,可大大降低和減少嬰兒的各種過敏現象的發生。如果使用其它替代品喂養,就難免產生各式各樣的過敏現象,導致嬰兒吃不香、睡不安、生活不適,影響嬰兒健康成長。
10、母乳喂養可減少女性患卵巢癌、乳腺癌的機率。已有科學家經過調查、統計和分析發現,將母乳喂養和非母乳喂養的新媽媽進得比對,凡使用了母乳喂養的新媽媽患卵巢癌、乳腺癌的機率要大大低于非使用母乳喂養的新媽媽們。
母乳是寶寶出生后最佳黃金食糧,是其他牛奶、奶粉都無法替代的,但是寶寶生長速度也很快,母乳喂養也有一個時間度,那么一般母乳喂養多久最好?母乳吃多久最好呢?來一起看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倡導,寶寶一般至少要母乳喂養6 個月以上,能達到2 歲的則更佳。但是中國人有自己的體質情況,根據我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和實際情況:母乳喂養至少6 個月,寶寶斷奶最好在8 個月;如果寶寶在吃母乳的同時,添加了輔食,并且接受輔食情況良好,也可以推遲斷奶。
上班族媽媽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我國最新產假規定為98 天,這就表明很多新媽媽在母乳喂養期就要去上班;上班族媽媽母乳喂養時間同樣適合上面的倡導。媽媽們可以在上班前用手或吸奶器將乳汁擠至消毒過的奶瓶存入冰箱,寶寶需要吃奶時,用熱水慢慢溫熱(冷藏的母乳一旦加溫后即使未喂食也不能再冷藏,必須丟棄)。繼續母乳喂養也是一種讓你和寶寶保持親密關系的好方法,彌補你沒跟寶寶在一起的時光。
西方及其他國家母乳喂養多久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大多數西方女性給寶寶母乳喂養一般都至少3-12 個月;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寶寶吃母乳到2 歲或更長時間都很正常。
根據個人體質和家庭情況決定母乳吃多久母乳喂養涉及到很多個人實際情況和情感,現實中可能會有多因素影響到你是否繼續給寶寶母乳喂養,但是不管如何,都要盡可能延長母乳喂養時間,對你、寶寶的健康都有好處。下面來一起看看其他媽媽在母乳喂養多久最好的問題上是怎么處理的。他們的經驗也是最貼近現實生活,或許對你有非常大的幫助。
許多產婦認為在給寶寶喂奶的兩次之間加喂一次溫開水能有效防止孩子脫水。
這種想法是有悖于當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的“母乳喂養新觀點”的。新觀點認為,在通常的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嬰兒,在4個月內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人類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有六大類,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前三種營養能產生熱量,稱為產能營養素;后三種不能產生熱量,叫做非產能營養素。母乳內含有4-6個月內嬰兒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它不但含有嬰兒所需的蛋白質、脂肪、和乳糖,而且還含有足量的維生素、水分和鐵、鈣、磷、微量元素等物質。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這些水分對嬰兒來講已經足夠了。再說,6個月內的嬰兒,在母乳量足夠的情況下,熱量和水分已能充分滿足嬰兒新陳代謝的需要,
因此,一般母乳喂養的嬰兒不需要再另外喂水,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嬰兒發生高燒、腹瀉發生脫水情況時,或服用了磺胺藥物,或盛夏嬰兒出汗多時,必須另喂些溫開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丟失。
(一)孕前積極進行乳房保養
從懷孕第5個月開始,經常用香皂和清水擦洗乳頭、乳暈,并在清洗后的乳頭及乳暈上涂一層油脂,以使乳房皮膚逐漸堅韌;用熱毛巾敷蓋乳房并輕輕按住,用指腹在乳房周圍以畫圈方式進行按摩;戴寬松的胸罩,防止過緊使乳腺發育不良及胸罩上的纖毛阻塞乳腺管;每次洗澡后在乳頭上涂上油脂,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撫摩乳頭,及早向醫生請教矯正內陷或扁平乳頭的有效方法。
(二)分娩后盡早給寶寶開奶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新規定,產后30分鐘盡可能給寶寶開奶,新生兒與媽咪同室同床,以便以不定時、不定量的哺乳原則按需喂養,使寶寶得到最珍貴的初乳。雖然媽咪可能是身心疲憊,乳房也不感到脹,但一定要及早讓寶寶吸吮乳房,以免失去最佳時機。
(三)隨時給寶寶喂母乳
一開始不必硬性規定喂母乳的次數、間隔和喂奶量,應該是每當寶寶啼哭或覺得該喂了就抱起喂母乳,寶寶能吃多少就吃多少,這樣可使媽咪體內的催乳素的分泌增多,從而使泌乳量增加,并且還可預防媽咪發生乳腺炎,避免影響寶寶吃母乳。如果媽咪身體虛弱或傷口疼痛,可以采用側臥位喂奶,但日后不宜經常躺著給寶寶喂奶,否則會影響寶寶下頜發育,日后引起畸形。
(四)掌握正確的喂奶技巧
在喂奶的過程中,媽咪要放松、舒適,寶寶要安靜。媽咪坐在低凳上或床邊上,如果位置較高可把一只腳放在一個腳踏上,或身體靠在椅子上,膝上放一個枕頭抬高寶寶;把寶寶放在腿上,頭枕著媽咪的胳膊,媽咪用手臂托著他的后背和小屁股,使小臉和小胸脯靠近媽咪,下頜緊貼著乳房;媽咪用手掌托起乳房,先用乳頭刺激寶寶口周皮膚,待寶寶一張嘴,趁勢把乳頭和乳暈一起送入寶寶的嘴里;讓寶寶充分含住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這一點非常關鍵,否則光靠叼住奶頭吸吮是不可能得到乳汁的,而且寶寶為得到乳汁會拼命去吸吮乳頭,媽咪會感到陣陣鉆心的疼痛,乳頭也容易被寶寶吮破,如果引起乳腺炎就會使母乳喂養難以順利進行下去;媽咪一邊喂一邊用手指按壓乳房,以便于寶寶吸吮,又不會使他的小鼻子被堵住。
?。ㄎ澹┛茖W合理攝取豐富的營養
要想乳汁分泌旺盛并營養成分優良,媽咪的熱能及營養素的需要也相對增加,所以每日應多吃幾餐,以4~5餐較為適合;要特別注意多喝一些能催乳的湯類,如燉排骨湯、燉雞湯、燉豬蹄、豆腐湯、青菜湯等;在兩餐之間最好飲水或其他飲料。如果少奶或無奶,千萬不要輕易放棄,不妨請醫生推薦一些催乳特餐或藥膳。但并非進食得越多就越好,因為在坐月子時臥床時間多而活動減少,而攝入的卻主要是高熱量或肥甘的食物。如果攝入太多,不僅不能增加泌乳量,反而因造成胃腸不適而使乳汁減少。
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對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有很大的幫助,在媽媽母乳喂養時,抱小寶寶的有數種姿勢,您可以每種都試試,選擇一種您和自己的小寶寶感覺最舒適的姿勢。
無論選擇哪種姿勢,請確定寶寶的腹部是正對自己的腹部。這有助于寶寶正確的“吮住”或“攀著”。也不要僅以雙手抱著寶寶,應將寶寶擱在自己的大腿上,否則,哺乳后容易發生腰酸背痛,影響休息。
1、摟抱(輕松且常用的姿勢)
2、交叉摟抱、垂直摟抱或中間姿勢(寶寶頭下墊上東西,有助于寶寶含住乳頭。適合于早產兒或吮吸能力弱或含乳頭有困難的小寶寶)
3、緊抱或“象抱橄欖球一樣”(可讓母親看到并控制寶寶的頭部。適合于乳房較大或乳頭內陷而非凸出或扁平的母親)
4、側臥(可讓母親在寶寶吃奶時休息或睡覺。適合于經過剖腹產手術的母親。避免壓迫傷口。)
5、換位(有助于鼓勵拒絕在不太喜歡的乳房上吃奶的寶寶吃奶。)
寶寶在胸前的抱放位置
1、碰碰寶寶嘴唇,讓嘴張開。
2、嘴張開后,將寶寶抱在胸前使嘴放在乳頭和乳暈上,寶寶的腹部正對自己的腹部。
3、如果寶寶吃奶位置正確,其鼻子和面頰應該接觸乳房。
4、待寶寶開始用力吮吸后,應將寶寶的小嘴輕輕往外拉約5mm,目的是將乳腺管拉直,有利于順利哺乳。
寶寶嘴在乳頭上的正確位置:
寶寶的嘴唇包住乳頭和乳暈,其鼻子和面頰接觸乳房。寶寶的嘴唇在外面(或外翻),不是內收回。
誤區1 :怕肥胖
現代女性在生育后,大都急切希望能恢復昔日苗條的身材,有不少新媽咪甚至因此在生育后拒絕給寶寶哺乳,理由是怕出現乳房下垂、身材走樣等的問題。廣州市婦嬰醫院婦產科何平主任表示,造成身材走樣并非母乳喂養所造成,恰恰相反,母乳喂養有促進母親形體恢復的作用。
產婦大量補充營養才是造成身材走形的主因,正所謂“一個人吃兩個人分量”,若能堅持母乳喂養,方可把多余的營養提供給寶寶,保持供需平衡。而且寶寶的吸吮過程反射性地促進母親催產素的分泌,促進母親子宮的收縮,能使產后子宮早日恢復,有利于消耗掉孕期體內堆積的脂肪。
誤區2 :怕勞累
剖腹順利誕下女兒,羅太太總算松了一口氣。痛楚、疲倦隨之而來,加上擔心哺乳的動作會再次弄傷傷口,不少產婦不愿意立刻給寶寶喂奶:“休息一下,等體力恢復了再喂。”寶寶哭喊著,羅太太的家人擔心會吵醒才剛睡著的羅太太,“細心”地把寶寶推出房間外面。第三天,羅太太準備喂奶,可是無論再怎么努力,都沒有奶。趕緊進補喝湯,仍不見奏效??粗鴦e人喂孩子不費吹灰之力,羅太太急得抱著女兒哭了起來。
廣州市婦嬰醫院婦產科駱蓓君護士介紹,出生頭一兩天的喂養很重要。新生兒在出生后20-30分鐘之間,吸吮反射最為強烈,在出生后的第一個小時。有不少新媽媽奶水不足其中一個原因是對乳房的刺激不足。生產后頭一兩天,寶寶的吮吸對乳房的刺激,除了能讓寶寶適應乳頭吮吸的感覺,養成良好的吮吸習慣,也能刺激母乳的分泌,保證哺乳期乳汁的足量供應。駱蓓君護士支招,無論是順產或剖腹產,產婦只要掌握正確的抱嬰、哺乳姿勢,是不用擔心扯動傷口的。
誤區3 :怕疼痛
有的媽咪是因為喂奶時乳房和乳頭疼痛,因此不想喂養了。
出現乳房疼痛、乳頭皸裂其實是因為喂養方法不當所致。
WHO《促進母乳喂養成功的十點措施》
1. 有書面的母乳喂養政策,常規的傳達到所有保健人員。
2. 對所有保健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使其能實施這一政策。
3. 要把有關母乳喂養的好處及處理方法告訴所有的孕婦。
4. 幫助母親在產后半小時內開始母乳喂養。
5. 指導母親如何喂奶,以及在需要與其寶寶分開的情況下如何保持泌乳。
6. 除母乳外,禁止給寶寶吃任何食物及飲料,除非有醫學指征。
7. 實行母嬰同室,讓寶寶和母親一天24小時在一起。
8. 鼓勵按需哺乳。
9. 不要給母乳喂養的寶寶吸橡皮奶頭,或使用奶頭作為安慰物。
傳達母乳喂養支持組織已建立的信息,并將出院母親轉給這些組織。
一、忌丟棄初乳
什么是初乳:初乳是產婦分娩后一周內分泌的乳汁,顏色淡黃色、黏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初乳分泌量雖然少,但對正常嬰兒來說是足夠了。
初乳的作用:初乳,含有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它能保護寶寶免受細菌和病毒的感染。此外,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體和白細胞,是新生兒抵抗各種疾病的保護傘,它還含有新生兒不可缺少的鐵、銅、鋅等微量元素,鋅是各種細胞、器官的組成成分之一。初乳具有營養和免疫的雙重作用,還能幫助孩子排出體內的胎糞、清潔腸道。據相關資料顯示,新生兒最初的一個小時吃到初乳,將有效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
初乳一定要喂:有些媽媽不知道初乳得好處,認為初乳量少,且顏色不好,就棄之不用,這是錯誤的。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準備不喂奶的母親,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給孩子。
二、忌哺乳前喂養
在母親第一次喂母乳前給新生兒糖水或配方奶,稱為“哺乳前喂養”。
哺乳前喂養的嚴重性:
1.新生兒不愿吃媽媽的奶
哺乳前喂養會使新生兒產生“乳頭錯覺”(奶瓶的奶頭比母親的奶頭容易吸吮),另一方面,因為奶粉沖制的奶比媽媽的奶甜,也會使新生兒不再愛吃媽媽的奶,造成母乳喂養失敗。一方面,新生兒得不到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初乳;另一方面,人工喂養又極易受細菌或病毒污染而引起新生兒腹瀉。
2.母親將身心受損
新生兒減少對母乳的吸吮,可使母親產生一種錯覺,誤認為自己奶水不夠,造成心理壓力。一旦新生兒抵制母乳,母親很容易形成失落感和挫敗感,且新生兒不愿吃母乳,乳母易發生奶脹和乳腺炎。
三、忌輕易放棄哺乳
母乳,母嬰之間的血脈紐帶。母乳的好處人盡皆知,媽媽們也都清楚母乳喂養對孩子的發育是有極大幫助的。
寶寶拒絕母乳的可能性:
1.患?。盒律鷥撼司芙^吃奶外,還伴有嘔吐、腹瀉、黃疸、痙攣等。
解決辦法:這時應將新生兒帶到醫院就診。
2.鼻腔或口腔有問題:如新生兒感冒引起鼻塞,或口腔內患鵝口瘡。
解決辦法:鼻塞應該疏通鼻腔;鵝口瘡可用制霉菌素或龍膽紫涂在小兒口腔內,每日3次。
3.吸乳能力差:體重低于1800克的新生兒,可能發生吸吮困難。
解決辦法:可以將擠出來的奶用杯和匙喂給新生兒,直到新生兒吸吮能力增強為止。
4.新生兒和母親分開過:新生兒出生后由于母親生病或上班,使母嬰分開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新生兒拒奶情況。
解決辦法:根據寶寶的脾性,以媽媽的耐心和愛心,嘗試在各個時間段、各種環境中喚起孩子對母乳的渴望。
四、忌喂奶時間過長
正常嬰兒哺乳時間是每側乳房10分鐘,兩側20分鐘已足夠了。從一側乳房喂奶10分鐘來看,最初2分鐘內新生兒可吃到總奶量的50%,最初4分鐘內可吃到總奶量的80%~90%,以后的6分鐘幾乎吃不到多少奶。
TIPS:
雖然一側乳房喂奶時間只需4分鐘就夠了,但后面的6分鐘也是必須的。通過吸吮刺激催乳素釋放,可增加下一次的乳汁分泌量,而且可增加母嬰之間的感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還能滿足新生兒在口欲期口唇吸吮的需求。
五、忌生氣時哺乳
人體在生氣發怒時,可興奮交感神經系統,使其末梢釋放出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同時腎上腺髓質也過量分泌腎上腺素。這兩種物質在人體如分泌過多,就會出現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等癥狀,危害乳母健康。母親經常性地生氣發怒后,體內就分泌出有害物質。若“有毒” 乳汁經常被嬰兒吸入,會影響其心、肝、脾、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使孩子的抗病能力下降,消化功能減退,生長發育遲滯。還會使孩子中毒而長癤瘡,甚至發生各種病變。
1、會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麥芽、人參等食物。
2、刺激性的東西:產后飲食宜清淡,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的物品,包括:辛辣的調味料、辣椒、酒、咖啡及香煙等,母乳喂養的媽媽們一定要重視此項。
?。?)酒:一般而言,少量的酒可促進乳汁分泌,對嬰兒亦無影響;過量時,則會抑制乳汁分泌,也會影響子宮收縮,故應酌量少飲或不飲。
?。?)咖啡:會使人體的中樞神經興奮。1杯150毫升的咖啡,即含有100毫升的咖啡因,正常人1天最好都不要超過3杯。雖無證據表明它對嬰兒有害,但對母乳喂養的媽媽來說,應有所節制地飲用或停飲。
?。?)太過刺激的調味料:如辣椒等物,母乳喂養媽媽應加以節制。
3、油炸食物、脂肪高的食物:這類食物不易消化,且熱量偏高,應酌量攝取。
4、香煙和煙草:如果母乳喂養期間仍吸煙的話,尼古丁會很快出現在乳汁當中被寶寶吸收。研究顯示,尼古丁對寶寶的呼吸道有不良影響,因此,母乳喂養媽媽最好能戒煙,并避免吸入二手煙。
5、母乳喂養新生兒期間,媽媽最好不要吃魚、蝦等食物,以免誘發濕疹,特別是父母有過敏史的嬰兒。喂母乳期間,媽媽食用一些易產氣的食物如大蒜、洋蔥、西蘭花等后,寶寶會出現腸膠痛樣反應,主要表現為哭鬧、難以安慰或更頻繁地吃奶(形成惡性循環)。
6、喂奶期間,媽媽盡量不要吃腌制的魚、肉一類食物。一般成人每天食鹽量為4.5—6克,根據平時習慣,不要忌食鹽,也不要吃得太咸。乳母食鹽過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對腎不利,也會使血壓增高。
7、如媽媽因服藥而暫停喂奶,注意要每天按喂哺時間把奶擠出,保證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擠出的母乳就不要再喂給寶寶吃了,以免其中的藥物成份給寶寶帶來不良影響。建議在自行服藥前,征得醫生建議,以便服用適合的藥物。
以上就是對母乳喂養媽媽不能吃什么問題的解答??梢钥闯?,母乳喂養媽媽還是有很多忌口的,比如一些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海鮮類等,這些食物可能影響自身和寶寶的健康,望媽媽們注意忌口。
此外,小編還要個各位媽媽們提個醒。母乳喂養不能吃冰鎮或涼性的水果。如:香瓜、西瓜、甜瓜、梨、奇異果、芒果、柚子等。
是否母乳不足主要看四點?!?、寶寶吃飽以后應該能睡2 - 3個小時,或者隔兩三個小時再吃下一頓。如果剛吃完奶,隔了一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馬上又要吃,就有可能是奶水不夠?!?、寶寶的精神狀況寶寶吃完奶以后,特別高興,要玩一會,這也是他吃飽了的表現?!?、寶寶的便便情況寶寶一天起碼小便六次以上,還有大便三到四次以上。另外還可以看寶寶的大便,正常情況下是稀糊狀的,而如果很稀,有綠色泡沫,也可能說明奶水不夠?!?、寶寶體重增長,滿月時體重至少比出生時增長600克,這說明奶水是夠的。
母乳喂養竅門1:你要坐得舒服。
選擇一把舒適的、有扶手的椅子,再用枕頭支撐好你的后背和胳膊。大多數沙發都不能提供足夠的支撐,讓你舒服地喂奶,所以你得靠枕頭的幫助。
你可以在腳下墊幾個枕頭,以免身體向寶寶傾斜,也可以把腳放在腳凳、咖啡桌或一摞書上。在大腿上放個枕頭或疊起來的毯子,你就不用彎腰了。無論你采用哪個姿勢喂奶,都一定要把寶寶抱向你的乳房,而不是用乳房去夠寶寶。
母乳喂養竅門2:托好乳房。
母乳喂養期間你的乳房會變得更大、更沉重。所以,你在喂奶的時候可以用空著的那只手以C形(4個手指托在乳房下面,大約在時針9點鐘的位置,大拇指在上面3點鐘的位置)或V形(把乳房托在分開的食指和中指之間)托住乳房。
小提示:手指應距離乳頭和乳暈至少5厘米,以免寶寶咬到你的手指。
母乳喂養竅門3:支撐好寶寶。
讓寶寶感到安全舒適,有助于他更愉快有效地吃奶。用胳膊、手加上枕頭或疊起來的毯子來支撐寶寶的頭、頸、背和臀部,讓它們保持在同一直線上。你可以把寶寶包裹起來,或把他的雙臂輕輕固定在身體兩側,這樣就能更輕松地給寶寶喂奶了。
母乳喂養竅門4:經常變換姿勢。
嘗試不同的喂奶姿勢,有助于找到你覺得最舒服的姿勢。
很多媽媽發現避免乳管阻塞的最佳方法就是有規律地變換喂奶的姿勢。因為每種姿勢都會使乳頭的不同部分承受壓力,也可能會幫你避免乳頭疼痛。
小提示:每次喂奶輪流用不同的乳房先喂,你的奶量會大大增加。
母乳喂養竅門5:先放松,再喂奶。
做幾次深呼吸,閉上眼,冥想一些寧靜的畫面。在手邊放一大杯水、牛奶或果汁,準備在喂奶的時候喝。別忘了,補充足夠的水分能幫你分泌更多乳汁。
母乳喂養竅門6:正確讓寶寶停止吃奶。
理想的狀態是,當寶寶吃完一個或兩個乳房里的奶時,他能知道自己是否吃飽了,并主動把嘴從你的乳頭松開。
如果你需要改變寶寶的姿勢、讓他換吃另一個乳房,或者出于某些原因需要停止喂奶時,可以把手指輕輕伸進寶寶的嘴角里,當寶寶的嘴發出一聲輕輕的“啪”后,就表明他停止吃奶了,這時你就可以把他抱開了。奶了,這時你就可以把他抱開了。
新生兒拉肚子怎么處理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后即可洗澡,最好每天中、晚給寶寶各洗一次澡,洗澡可清潔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是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方法。洗澡時間:早晨起床和晚上喂奶后1個小時。
小寶寶最好每天洗一次澡,時間安排在上午喂奶之前或晚上睡覺之前進行。每天的洗澡頻率也可隨季節、小寶寶個體情況及家庭條件稍做調整。如在夏天,愛出汗的小寶寶可每天洗2次,到寒冷的冬季,條件有限的話,也可2--3天洗一次。小寶寶洗澡時間不超過10分鐘,在水中3--4分鐘,隨著寶寶年齡的長大,洗澡時間也可相應延長一些。
首先要做的,是將沐浴中需用的物品備齊。例如消毒臍帶用物(新生兒臍帶未掉落之前)、預換的嬰兒包被、衣服、尿片,以及小毛巾,大浴巾、澡盆、冷水、熱水、嬰兒爽身粉等物。同時檢查一下自己的手指甲,以免擦傷您的寶寶,再用肥皂洗凈雙手。
新生寶寶是嬌嫩的,他剛離開最安穩的母親子宮不久,所以得十分細心地為他設想一個理想的環境和適宜的溫度。最好使室溫維持在一般覺得最舒暢的26~28℃之間;水溫則以37℃~42℃左右為宜??稍谂鑳认鹊谷肜渌?,再加熱水,再用手腕或手肘試一下,使水溫恰到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沐浴時要避免陣風的正面吹襲,以防著涼生病。沐浴時間應安排在給嬰兒哺乳1~2小時后,否則易引起嘔吐。
第一步是洗頭和臉
成人坐在小椅子上,給新生兒脫去衣服,用大毛巾將新生兒的身體包裹好,讓新生兒仰臥在成人的左側大腿上,先給新生兒洗頭,給新生兒洗澡的成人用左手托住新生兒的頭部和頸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從新生兒頭的后面把耳廓像蓋子似的按在外耳道口上,以防止洗澡水流入耳道內,再用右手為新生兒洗頭。洗頭用的洗發精最好是對眼睛無刺激性的,以免流入眼睛中引起疼痛,影響小兒以后懼怕洗頭或洗澡。洗完后一定要用清水沖洗干凈,并用毛巾輕輕擦干頭發。
第二步是洗頸部和上半身
先用大毛巾將下半身包裹好,用浴盆中的水依次清洗頸部、腋下、前胸、后背、雙臂和雙手,洗凈后擦干,注意洗上半身時,不要使洗澡水流入臍部。然后用干凈的大毛巾將新生兒的上半身包裹好。
第三步是洗下半身
這時應當使新生兒臥在成人的左手臂上,頭靠近成人的左胸前,用左手托住新生兒的大腿和腹部,從前面向后清洗會陰部,然后再清洗腹股溝處、臀部、雙腿和雙腳。注意清洗會陰部時應從前向后肛門方向清洗,洗男嬰兒的外陰時,應將男嬰的包皮輕輕上翻,用水洗去積垢,以防以后的包皮粘連;清洗女嬰會陰時,應將大陰唇輕輕分開,用水沖洗其中的污垢,但不可用力擦洗。洗完后用毛巾擦干。
第四步是擦護膚油或粉
如在夏天,在洗完澡后可用棉花沾上少許爽身粉或成人用手涂上薄薄一層爽身粉,輕輕地涂在新生兒的皮膚上,決不可直接將爽身粉撒在新生兒的身上,以免新生兒吸入鼻孔中或散落在眼睛中。在皮膚的皺折處最好不用爽身粉,可涂上少許經過消毒的嬰兒潤膚油,以防皮膚糜爛。
用浴巾裹住寶寶的全身時,可留出臍部,用酒精棉棒從中間向外清洗臍部,注意保持臍部的干燥和清潔。如果臍部發紅、出膿液或有難聞的氣味,就應該找醫生處理。
通常在皮膚折皺處,可替寶寶抹些爽身粉,使他感到干爽舒適。在寶寶的臀部涂上護膚油,防止尿液刺激皮膚產生尿布疹。
給寶寶圍上尿片,穿上衣服。但寶寶不宜緊緊地裹在“蠟燭包”中,應放松他的手腳,讓他自由地活動,這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環,以促進生長發育。
如果寶寶臉部皮膚干燥,還可以在臉上涂少量的滋潤油,使皮膚保持濕潤、光滑。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護膚油、爽身粉等嬰兒用品,只有當寶寶皮膚上沒有任何疾病時,才可以適量使用。而且這些油或粉不可直接灑于新生兒皮膚上,要先灑在您的手上,再抹在寶寶身上。
若肌膚有疹塊、紅臀等情形時,應保持干燥、按醫生囑咐涂藥才是最重要的,這時若用這些油或粉,對寶寶等于是種多余的刺激物,反而有害無益。
1.給寶寶做清洗工作以前,媽媽首先要洗干凈自己的雙手。
2.洗頭時不宜用手指甲抓洗頭部,以免抓破寶寶嬌嫩的皮膚。
3.寶寶臍帶未脫前應上下身分開清洗,不要把寶寶放入水中。
4.洗臉及洗全身均可不用寶寶皂及其它洗劑,僅洗頭用少許寶寶皂即可。
5.新生兒洗澡時間不宜過長,5-7分鐘完成。滿月后洗澡時間可逐漸增加,如夏季可增加到15分鐘左右,這要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而定。
6.洗澡水的溫度,滿月后也可逐漸降溫,結合洗澡進行水浴鍛煉,但這需要家長根據寶寶的健康狀況,不可操之過急。
7.不能去剝掉寶寶頭上的皮脂痂??稍谇耙惶煜仍陬^部涂油,保留24小時使頭痂自行軟化浮起,洗頭時就很容易脫落洗掉了。
8.如媽媽手較小,蓋不住小寶寶的雙耳洞,也可用棉花塞住寶寶的兩耳的外耳道內。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指新生寶寶出生后2—3天內出現皮膚、眼球黃染,4—6天達高峰,足月新生寶寶可以在兩周內消退,早產寶寶則需要3—4周消退。黃疸較輕的寶寶可局限在面部、頸部和軀干,顏色呈淺黃色,較重的可波及全身。除黃疸外,新生寶寶一般情況良好,吃奶、睡覺、大小便均正常。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寶寶都一定會出現黃疸,一般足月寶寶有60%會有黃疸,早產寶寶有80%會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是由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所致。新生兒出生后,開始自主呼吸,肺循環建立,有充分的氧氣供應后,體內過多的紅細胞開始被破壞,血紅蛋白被分解后產生大量未結合膽紅素,因為新生寶寶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結合膽紅素不能經肝臟代謝而排出體外,在體內越積越多,從而使皮膚、黏膜等組織黃染。隨著紅細胞破壞的減少和肝酶的成熟,未結合膽紅素逐漸被代謝并通過腸道和泌尿道排出體外,黃疸也逐漸減輕并消失。
1、生理性黃疸較輕的寶寶皮膚呈淺黃色,一般僅局限于面頸部,或波及軀干,鞏膜亦可黃染,2—3日膽紅素后消退,至第5—6日皮膚顏色恢復正常;黃疸較重的寶寶皮膚同樣先頭后足變黃,然后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寶寶可持續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2、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里透紅。
3、黃疸部位多見于軀干、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4、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生核黃疸。
5、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
生理性黃疸不需特殊處理,可以自愈。早產兒生理性黃疸消退較慢,感染和缺氧也可使黃疸延遲消退,必要時可照藍光。寶寶出現黃疸時,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但遇黃疸較溶時,要作進一步檢查,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生兩周左右,出現脫皮現象。好好的寶寶,一夜之間稚嫩的皮膚開始爆皮,緊接著就開始脫皮,漂亮的寶寶好像涂了一層漿糊,干裂開來。這是新生兒皮膚的新陳代謝,舊的上皮細胞脫落,新的上皮細胞生成。
出生時附著在新生兒皮膚上的胎脂,隨著上皮細胞的脫落而脫落,這就形成了新生兒生理性脫皮的現象,屬于正?,F象,不需要治療。
生理性脫皮應該如何護理?
剛出生的寶寶因皮膚最表面的角質層太薄,肯皮和真皮之間連接的也不緊密,所以常常表現出腳踝,腳底及手腕部皮膚干而粗糙。如果想撩撩皮膚表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安全,溫和的保濕品。
剛出生的寶寶,真可以稱為“變色龍”:新生兒變動體位,皮膚顏色出現界線分明的不同變化,這就是醫學上稱的皮膚變色。
?。?)上身膚色和下身不一樣
有些嬰兒一出生,你會發現他的身體上半部是蒼白色的,而下半部則是紅色的。正常的膚色可不是這樣的,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是由于嬰兒的血循環未發育完善導致血液匯集在下肢的緣故。這種上、下身顏色各異的現象可以通過移動嬰兒的體位而很容易就得到矯正。
?。?)左側膚色與右側不一樣
當新生兒左側臥位時,右側上部皮膚呈現少血的蒼白色,左側下部皮膚呈現多血的鮮紅色,也可能是紫紅色。當向相反的方向變換體位時,皮膚顏色也會變換過來。
?。?)新生兒手或腳的膚色變藍
作為父母,你可能會看見的寶寶的手或腳會出現變藍的現象,特別是當他躺下的時候。這同樣是由于嬰兒的血循環相對不足所造成的。如果你將嬰兒抱起或移動他的體位,這種皮膚顏色就可以改變。
藍點亦稱“蒙古藍斑”,看來像挫傷,常出現在嬰兒背部的下方并帶有黑色的皮膚色調,幾乎所有非洲和亞洲的嬰兒都有上述斑點,這些斑點是無害的,并會自然地消退。
新生兒紫紺多是病理性的,不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但暫時性的紫紺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媽媽不必為此著急,紫紺會自然消退的。
新生兒局部青紫的原因:
?。?)發生在口唇、手足及甲床下的紫紺,多是由于手足外露受涼、受壓、多血(臍帶結扎延遲)等引起的;
?。?)劇烈哭鬧、屏氣發作、食管反流等引起的呼吸短暫停歇,可引發全身紫紺;
?。?)與生產過程中新生兒受到外力損傷有關,如產程過長,胎兒受壓時間長,出現先鋒頭、先鋒臀、先鋒足,其特點是先鋒處有受壓痕跡,并伴有局部青紫水腫,可能還伴有出血點。
?。?)助產士擠壓新生兒口中的羊水,可能用力猛了點,新生兒面部出現青紫,也可能伴有出血點;
?。?)有的新生兒娩出后哭聲很小或不哭,助產士就拍打新生兒足底部或背部,刺激新生兒啼哭,這也可能造成某個部位的青紫和皮膚出血點。
?。?)有的護士在給新生兒按腳印、系手條時,也會造成新生兒局部青紫或出現出血點。
以上情況,有時被醫護人員忽視了,有時不敢和新手爸爸媽媽們說明原因,怕對方不理解,找麻煩,有意回避,結果就成了問題。新媽媽很是著急,以為寶寶得了什么大病。
特別提醒:新手父母不可過于心急
醫生經常遇到這樣的咨詢,也在門診工作中遇到這樣的新手爸爸媽媽。在醫生做了分析和解釋后,他們還疑慮重重,一直等到寶寶的青紫自然消退,才真正放心。有的爸爸媽媽太心急了,給新生兒寶寶抽血化驗,甚至住院治療。不但經濟上受損傷,寶寶身心上也受飽痛苦。
新生兒出生頭幾天,可能出現皮膚紅斑。紅斑的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鮮紅,分布全身,以頭面部和軀干為主。新生兒有不適感,但一般幾天后即可消失,很少超過一周。有的新生兒出現紅斑時,還伴有脫皮的現象。
皮膚紅斑無需處理
新生兒紅斑的產生原因, 醫學上目前還不能解釋清楚。有學者認為, 新生兒紅斑是新生兒出生后, 受光、空氣、溫度等環境影響和機械刺激而產生的,比如新生兒洗澡后,紅斑可加重。不管學理上還有什么爭論,有一點是明確的:新生兒紅斑對健康沒有任何威脅,不用處理,自行消退。
新生兒出生后可在皮膚或黏膜部位出現一些與皮膚本身顏色不同的斑點或丘疹,稱為新生兒胎記,也叫“胎生青記”,醫學上稱為“色素痣”。
胎記大多發生在寶寶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塊。大多數胎記都無所謂,其中很多會在寶寶出生幾年內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療。
常見的新生兒胎記
?。?)粉紅色斑:粉紅色斑是粉紅色的斑點,顏色淡,壓迫使之變白,而且會迅速消退,常見于淺膚色新生兒的眼瞼和胸枕骨部位,一般于1歲左右消失;
?。?)草莓班:草莓斑又稱血管痣,是一種突出于皮膚表面,界限清楚,鮮紅或暗紅色的腫脹物。于出生時或頭2個月可見,經一段時間的成長后,痣的大小會固定下來(約8個月時),大多在10歲以前消失,不消失者需給冷凍及同位素敷貼治療;
?。?)永久性紅斑:如葡萄酒痣,又稱為焰火痣,是一種紅紫色的斑點,通常于出生時可以觀察到,此種斑點是平坦的,不會隨壓迫變白,也不會自然消失,葡萄酒痣一般沿著3叉神經分布,可能與視網膜或顱內疾病有關;
?。?)蒙古斑:蒙古斑出現于臀部,腰部或背部的一些界限分明的色素沉著區域,通常是藍色帶狀,此胎記無特殊意義,通常于1-5歲時消失。
可能導致疾病的胎記
?。?)眼睛和臉頰附近的葡萄酒色痣:有時與青光眼等視力問題或癲癇發作及發育遲緩有關(稱為斯-韋綜合征,腦三叉神經血管瘤?。?。
?。?)較大的血管瘤:根據不同的生長位置,可能會妨礙進食、視力和呼吸。有時血管瘤長在身體內部,可能會威脅某些器官的健康。
?。?)位于脊椎下部的胎記可能在皮膚下延展,并影響神經及血液流動。
?。?)6個以上咖啡牛乳色斑群,可能是神經纖維瘤的信號,神經纖維瘤是一種遺傳障礙疾病?;歼@種疾病的孩子通常在出生時或兩歲之內出現斑塊,到童年甚至更大些時斑塊數量還可能還會有所增加。大約50%有神經纖維瘤的人可能出現學習障礙。
?。?)一些胎記,尤其是出生時就有的大痣,將來癌變的風險很大。
通過對一些嬰兒臉色的觀察,可以發現某些疾病。特別是在新生兒期,細心的家長常??蓮膵雰旱哪槻堪l現異常顏色而去找醫生。當然,身體其他部位的膚色也可有相應的改變。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后可以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已將卡介苗列為計劃免疫必須接種的疫苗之一??ń槊缃臃N的主要對象是新生嬰幼兒,接種后可預防發生兒童結核病,特別是能防止那些嚴重類型的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
卡介苗可以增強寶寶對于結核病的抵抗力,預防嚴重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目前我國采用的主要是減毒活疫苗,安全有效。
寶寶接種后可能發生的反應:接種部位的局部會發生紅腫、膿包、最后結痂。有的孩子可能出現低熱,這是接種卡介苗后的正常反應,過些時間可自然恢復正常。待接種部位結痂脫落后,皮膚會留下一個卡痕”。
個別情況會發生局部反應過于嚴重,如長期流膿、或傷口感染、腋下淋巴結腫大、破潰等,有時可能造成高熱等全身反應,此時應當立即帶孩子去??漆t院進行檢查。
卡介苗一般在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進行接種,接種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側。中國衛生部規定:沒有接種卡介苗的寶寶,如果還不滿3個月,可以直接補種;如果在3個月—3歲之間,要進行結核菌素(PPD)試驗,結果為陰性就可以補種;4歲以及4歲以上的寶寶就不再補種了。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接種疫苗2—3個月以內,不能與結核病人接觸。如果發現寶寶接種部位的同側手臂腋下淋巴結腫大,要及時帶他到醫院檢查。
1、皮內接種卡介苗后2—3天內,在接種部位的皮膚上略有紅腫,為非特異性反應,會很快消失。大約2個星期后,局部有產生紅腫的丘疹樣硬塊,有時軟化為白色小膿包,以后自行潰破形成淺表潰瘍,一般不超過0.5厘米,有少量膿液,然后逐漸結痂,痂皮脫落后留有輕微疤痕。前后歷時2—3個月,是卡介苗的正常反應。
2、接種卡介苗后有極少數人會出現嚴重皮疹,紫癜,休克等異常反應,這個時候要及時診治。
另外,接種中偶爾會發生下列反應:
?。?)淋巴結炎癥:接種后1—2個月左右,頸部、腋下、鎖骨上下等淋巴結腫大(大于1.0cm)。反應過強者,淋巴結腫大明顯,可形成膿瘍或破潰,或在接種處有小膿疤。皮內注射者反應往往較劃痕法者強,另外舊結核菌素(OT)試驗呈陽性者,接種后也可產生較強反應。
?。?)類狼瘡反應:與結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關。
?。?)疤痕:因豐富的肉芽組織形成疤痕突起,有時呈疤痕瘤,多見于不作OT試驗而直接皮上劃痕接種者。
上述過程一般要持續2個月左右。接種卡介苗后還會常引起接種部位附近的淋巴結腫大(多為腋下淋巴結腫大),這是正常反映,隨著接種部位的愈合,腫大淋巴結也會自行消退??梢杂脽岱蟮姆椒ù倨湎?,如果有膿瘍形成,可以請醫生用注射器將膿液抽出,促進愈合,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
卡介苗藥水本身不會化膿,它是了一種藥物才會使皮膚化膿,這樣就會有記號,好讓人辨別。如果沒有化膿也不是嬰兒體內對肺結核的免疫力更強和有肺結核病菌。如果沒有化膿,可能是沒有接種成功的原因。必須再接種,接種成功就會有化膿成一個卡疤。
寶寶接種卡介苗后約一至二周,局部會呈現紅色小節結,以后逐漸長大,微有痛癢,但不會發燒;六至八周會形成膿泡或潰爛;十至十二周開始結痂,痂皮脫落后留下一個微紅色的小疤痕,以后紅色逐漸變成膚色。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后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只要孩子出生時打過卡介苗,之后就不需要再打。
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我國在農村施行過孩子在出生時、7歲、12歲分別打卡介苗。城里的孩子一般只打一針。
最近5年以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孩子打卡介苗都只需在出生時,打一針卡介苗就可以了,后面也不需復種。因為接種后檢測到的抗體水平比較高,沒有復種的必要。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如果孩子再進行復種,產生的副作用也越大。
建議1歲以內的孩子,如果沒有打過卡介苗,可以到當地疾控中心的卡介苗門診或者計劃免疫門診去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