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秋季節,有些兒童在面部或四肢的部位會出現一些像黃豆大的水皰,這種水皰就被稱做是膿皰瘡。下面我們來了解膿皰瘡是什么吧。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為凝固梅陽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膚繁殖,為促發本病創造有利條件。
小孩長黃水瘡吃什么食物
很多人常常將毛囊炎跟青春痘混為一談,難以區分。那么到底什么是毛囊炎呢?
什么是毛囊炎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發生的化膿性炎癥,中醫學根據其發病部位及形狀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瘡、發際瘡,羊胡子瘡、螻蛄癤、螻蛄患,蟮拱頭等。本病好發于頭部、項部,臀部、肛周或身體其他部位,且有復發傾向,常多處發生,性質頑固,遷延難愈。
面部皮膚是人體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豐富的部位之一,又是人體暴露部分,接觸外界塵土,污物、細菌機會多,也易招致損務,因此而引起的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稱癤。癤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相鄰近的多個毛囊感染、炎癥融合形成的叫癰。
什么是癤子
癤是臨床常見的外科感染之一,是金黃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致病細菌侵襲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致毛囊局部發生的急性化膿性病變。癤可發生于身體任何有毛囊的部位,以皮膚裸露和摩擦處多見,如頭面部、頸后、背部、腋下等。在身體各部同時反復發生多個癤,且經久不愈時稱為癤病。癤的治療應以局部抗菌、消炎為主,在伴有全身癥狀時,可給予抗生素治療。
癰是什么病
癰是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個鄰近毛囊、皮脂腺、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好發于面部、頸部、胸背部等部位。
癰病主要表現為紅色或者紫色腫塊,并可較快速發展為膿頭,患者可以根據自身體表反應進行自查,感染后應該及時根據癥狀采取抗生素的藥物治療,嚴重時需要開刀切除進行治療。
蜂窩織炎是指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或腐生性細菌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廣泛性、彌漫性、化膿性炎癥。
真皮及皮下組織有廣泛性、急性、化膿性炎癥改變,毛囊、皮脂腺、汗腺皆被破壞,后期有肉芽腫形成。
根據皮膚上境界不清的紅腫,有自發痛及壓痛,中心可軟化、波動及破潰即可診斷。
丹毒是一種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為A組β溶血性鏈球菌。誘發因素為手術傷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門、陰莖和趾間的裂隙。
皮膚的任何炎癥,尤其是有皸裂或潰瘍的炎癥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徑。輕度擦傷或搔抓、頭部以外損傷、不清潔的臍帶結扎、預防接種和慢性小腿潰瘍均可能導致此病。致病菌可潛伏于淋巴管內,引起復發。
化膿性汗腺炎主要就是在人體的汗腺比較集中的一些部位容易發生這種炎癥。
臨床表現方面,我們可以分別從不同的部位的汗腺炎來考慮第一就是腋窩汗腺炎,因為腋窩的汗腺非常多,還有外生殖器和肛周汗腺炎,如果是女性,在腋窩、肛門或者生殖器部位有見到比較多的黑色的粉刺,就非常具有典型的意義的臨川表現,另外,化膿性汗腺炎的病程是非常頑固的,可以持續很多年,患者千萬不要漸漸麻痹,不重視,不及時去看醫生,萬一有了這些方面的癥狀或者體現,一定要及時就醫,多加重視。
甲溝炎是指(趾)甲周圍軟組織的化膿感染,是細菌通過甲旁皮膚的微創破損襲至皮下并生長繁殖引起。在手指,多由于刺傷,撕剝肉刺或修剪指甲過深等損傷引起。在足趾,多因嵌甲或鞋子過緊引起,大多發生在拇指。甲溝炎多見于青少年或婦女。
一般它可發生于手指,或者發生在足趾,發于手指者常有啃手指的不良習慣。甲溝炎常先發生在一側甲溝皮下,表現紅腫、疼痛,一般無全身癥狀。如能及早治療,炎癥可能好轉消退。否則病變內成膿,紅腫區內有波動感,出現白點,但不易破潰出膿。炎癥還可發生于甲根處或擴展到另一側甲溝,感染加重時就常有疼痛加劇和發熱等全身癥狀。由于指甲阻礙膿性物排出,感染可向深層蔓延而形成指頭炎。 甲溝炎、嵌甲不治療不會自行痊愈, 時間長了以后就會出現化膿。長時間不治療趾甲會嚴重變形,導致甲床破壞,最后趾甲缺損,嚴重者甚至導致不長指甲。如果趾甲反復發炎,容易引起甲下膿腫,嚴重的有可能引起骨髓炎。
急性淋巴結炎常繼發于其它感染病灶,多發生于頸部、頜下、腋窩及腹股溝。致病菌多為金葡菌及鏈球菌
早期淋巴結腫大,疼痛和壓痛,可活動;后期多個淋巴結粘連成硬塊,不易推動。此時表現皮膚常紅、腫、壓痛明顯,并有畏寒、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癥狀,如得不到及時控制,可形成膿腫。以頸、腋窩和腹股溝等部位多見。
面部膿皮病是一種以穿鑿性、化膿性結節為特征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健康的年輕女性。
面部膿皮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酒渣鼻可能是一個重要先決條件,甚至有人認為本病是酒渣鼻的嚴重炎癥形式。膿液中??膳囵B出凝固酶陽性的葡萄球菌。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患有麻風病的癥狀,那你知道什么是麻風病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麻風病
麻風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病變在皮膚和周圍神經。臨床表現為麻木性皮膚損害,神經粗大,嚴重者甚至肢端殘廢。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廣,我國則流行于廣東、廣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區。建國后由于積極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發病率顯著下降。
皮膚結核病(tuberculosis cutis)是結核桿菌所致的慢性皮膚病。那皮膚結核的病因有哪些呢?
大部分是人型結核菌引起,少部分由生型結核菌引起,此病常常是全身結核病的一種皮膚上的表現,它發病的誘發因素是人體抵抗力下降,全身狀況差,結核菌通過血流和淋巴回流感染皮膚而發生。由于機體免疫力、結核菌的毒性和入侵途徑的不同,本病在臨床上可有各種不同類型。
人類通常對炭疽桿菌有很強抵抗力,皮膚損害通常發生在表皮破損部位。
細菌孢子侵入后出芽,有莢膜的細菌可以抵抗機體的吞噬作用,并釋放毒素,引起局部和系統性損害。出現哪些癥狀說明是皮膚炭疽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類丹毒是類丹毒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皮膚炎癥,這種疾病會令動物受到感染,也有可能會傳染給人們。若是患者沒有及時治療,令癥狀越來越嚴重,就很有可能出現敗血癥,甚至會引起死亡。那么到底患上類丹毒的患者會出現什么樣的癥狀呢?
類丹毒的癥狀
酸痛
類丹毒這種疾病的潛伏期在1-3天,在剛剛發生的時候患者會感覺到患處的疼痛,還會出現輕微發燒和全身酸痛以及頭痛的癥狀,等幾天會后就會有皮疹出現。皮疹同城會出現在人體的手部,是一個比較痛的紅點,并且會慢慢的擴大,成為邊界非常清楚的紫紅色斑狀腫塊,邊緣的部分會稍微高一些,不會出現化膿,也沒有破潰,還會出現水皰,會感覺到瘙癢。
皮疹
這種疾病損害的區域大多比較局限,有一少部分的患者會出現彌漫或者是泛發的皮疹,邊界會出現清楚的紫紅斑,中央部分會慢慢的消退,并且成為回形和環形以及其他形狀奇怪的損害,病人還會出現發燒和關節炎的癥狀。一般來說,大部分的患者在三周之后就能夠自然的痊愈,有很多病人會在皮疹消退了之后的不久,在原處或者是附件沒有患病的部分再次出現。
急性女陰潰瘍亦稱為Lipschutz潰瘍,是一種好發于青少年女性及幼女的非性病非接觸傳染的陰部良性潰瘍。發病時可有全身癥狀,經過急劇。傾向復發。臨床上酷似軟下疳。
此病絕大多數發生在10~30歲青年女性,很多是未婚者,所以此病發生與性交無關。臨床表現大致分3型。
1.粟粒型
該型潰瘍小如針頭、粟粒至米粒大小,但數目較多而散發,潰瘍一般不深,不融合,炎癥較明顯,周邊有紅暈,稍隆起,疼痛。潰瘍常位于大陰唇內側面及小陰唇,偶見于其他處。
本型通常不伴有發熱、乏力、食欲缺乏等全身癥狀。
2.性病型
又稱下疳型或軟下疳型。臨床常見,且易反復發作。潰瘍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單發或多發,直徑0.5~2.5cm,邊緣清楚或呈穿鑿樣,表面有分泌物,周邊有炎性紅暈。發病位置除了女陰,也見于會陰及肛周。潰瘍有明顯疼痛,部分伴股淋巴結腫大,一般無發熱等全身癥狀。由于經常復發,局部愈后有瘢痕或組織缺損。
3.壞疽型
常見于全身情況差,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潰瘍數目不多,但炎癥反應明顯,周圍有紅暈,局部有水腫,表面有淡黃色膿性分泌物,并引起組織壞死,疼痛劇烈,愈后造成局部組織缺損,可伴發熱、不適、乏力等全身癥狀,股淋巴結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