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秋季節,有些兒童在面部或四肢的部位會出現一些像黃豆大的水皰,這種水皰就被稱做是膿皰瘡。下面我們來了解膿皰瘡是什么吧。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為凝固梅陽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膚繁殖,為促發本病創造有利條件。
單純皰疹病毒所致,多侵犯皮膚黏膜交界處,皮疹為限局性簇集性小水皰,病毒長期潛伏和反復發作為其臨床特征。
病因及發病機理
人類HSV系DNA類病毒,根據其抗原性質的不同分為兩個亞型:即HSV-I和HSV-Ⅱ。HSV-I主要侵犯面、腦及腰以上部位,HSV-Ⅱ主要侵犯生殖器及腰以下部位。正常人可作為病毒攜帶者。人是單純皰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約70~90%的成人皆曾感染過 HSV-I。病毒經過口腔、呼吸道、生殖器以及皮膚破損處侵入體內,潛居于人體正常黏膜、血液、唾液、神經組織及多數器官內。當某些誘發因素如發熱、受涼、日曬、情緒激動、胃腸功能紊亂、藥物過敏、過度疲勞、機械性刺激以及月經妊娠等均促成本病發生,可經血行或神經通路播散。
皰疹病毒的一種特性是能引起潛在性感染,并在不同時期內保持一種以后能被再激活的休眠狀態。此種潛伏病毒的基因組能存在于宿主染色體外或整合于宿主DNA中,能在任何時候被激活并進入復制循環。
1.黃癬
俗稱“禿瘡”或“癩痢頭”。
?、俸冒l于兒童,成人也可感染;
?、诘湫推p為盤狀黃豆大小的黃癬痂,中心有毛發貫穿,除去黃痂,其下為鮮紅濕潤糜爛面或淺潰瘍。愈后形成萎縮性瘢痕,遺留永久性禿發。黃痂較厚處,常易發生細菌繼發感染,有特殊臭味,自覺劇癢。
?、鄄“l常呈干、枯、彎曲狀。
?、茳S癬菌可侵犯頭皮外其他組織,引起甲黃癬、體黃癬等。
2.白癬
?、俣酁閮和谄鸩?,青春期后可自愈;
?、诔跗馂榘咨[屑性局限斑片,其上頭發變為灰暗,稍有癢感。漸擴大后,周圍可以出現衛星樣小鱗屑斑片,可融合成片,但界限清楚;
?、鄄“l根部有一白套樣菌鞘,病發長出頭皮0.5cm左右就容易折斷;
?、芎冒l于頭頂中間,但也可在額頂部或枕部。此病原菌可侵犯光滑皮膚,引起皰疹樣、濕疹樣或糠疹樣損害。
3.黑癬
?、賰和?、成人均可發??;
?、谄p主要表現為白色鱗屑斑片,酷似白癬,但其病發無明顯菌鞘,毛發沿皮面折斷而呈黑色小點,故又名黑點癬;
?、酆诎_也可引起面部等處的光滑皮膚發生體癬和甲癬;
?、懿〕涕L,進展緩慢,可直至成年尚未愈合,毛囊可被破壞形成瘢痕。在女性中常因有長發而被忽略。
4.膿癬
后兩種頭癬有時可并發膿癬,患處的毛囊??苫摱鹨黄驍灯t腫的癰狀隆起,是機體對真菌的過敏所致,該處如用力擠壓,即可流出少量漿液或半透明的膿液。局部病發極易拔出,愈合后形成瘢痕而在局部留有永久性脫發。
皮炎表現一般無特異性,由于接觸物、接觸方式及個體反應不同,發生皮炎的形態、范圍及嚴重程度也不相同。輕癥時局部呈紅斑,淡紅至鮮紅色,稍有水腫,或有針尖大丘疹密集,重癥時紅斑腫脹明顯,在此基礎上有多數丘疹、水皰,炎癥劇烈時可以發生大皰。水皰破裂則有糜爛、滲液和結痂。如為烈性的原發刺激,可使表皮壞死脫落,甚至深及真皮發生潰瘍。當皮炎發生于組織疏松部位,如眼瞼、口唇、包皮、陰囊等處則腫脹明顯,呈局限性水腫而無明確的邊緣,皮膚發亮,表面紋理消失。
皮炎的部位及范圍與接觸物接觸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鮮明,但如接觸物為氣體、粉塵,則皮炎呈彌漫性而無一定的鮮明界限,但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
自覺癥狀大多有癢和燒灼感或脹痛感,少數嚴重病例可有全身反應,如發熱、畏寒、頭痛、惡心等。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處理得當,1~2周可痊愈。反復接觸或處理不當,可以轉為亞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紅褐色苔蘚樣變或濕疹樣改變。
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在臨床上急性期可表現為紅斑、水皰、滲出。亞急性、慢性可表現紅斑、粗糙、脫屑、皸裂。根據接觸刺激物的性質和接觸時間長短,臨床上可表現為急性刺激性皮炎、延遲性急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應、累積性刺激性皮炎、膿皰性刺激性皮炎、機械性刺激誘發皮炎等。
蕁麻疹其實是一種皮膚過敏的常見表現形式,可以長在全身的任何部位,被人們俗稱為“風疹塊”和“風疙瘩”,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蕁麻疹有哪些癥狀
早期癥狀
發病約占蕁麻疹的2/3。風團反復發生,時多時少,常經年累月不愈,可達2個月以上。在經過中時輕時重,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無一定規律,全身癥狀一般較輕,大多數患者找不到病因。
晚期癥狀
在所有蕁麻疹中約占1/3。起病較急,皮損常突然發生,為限局性紅色大小不等的風團,皮損大多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自然消退,自覺劇烈瘙癢、灼熱感。部位不定,可泛發全身或局限于某部。
神經性皮炎的癥狀表現是怎樣的?神經性皮炎是皮炎的一種癥狀,這就可以看出皮炎的表現癥狀是非常多的。
神經性皮炎的癥狀
1、神經性皮炎初期癥狀常造成皮膚表面粗糙,紋理加深,患病處呈現對稱分布。有些患者在皮疹發生之前多有頭暈、性情急躁、思慮過多、精神緊張或憂郁、過度勞累、睡眠不佳等表現。
2、有的患者僅有瘙癢感,而無原發皮損,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膚逐漸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圓形或多角形,堅硬而有光澤,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
3、神經性皮炎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征,屬于慢性皮膚病。由于長時間的憂郁、壓抑導致大腦皮層功能紊亂,促發神經、內分泌失調,是神經性皮炎的主要發病原因。
4、患者自身感覺首先局部瘙癢,后出現集簇的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具光澤,復蓋少量秕糠狀鱗屑,進而丘疹互相融合成片。
5、神經性皮炎開始一般是限局性皮膚瘙癢或刺癢,隨搔抓皮膚逐漸增厚,皮丘高出皮面,皮溝加深,形成苔蘚化改變,容易發生在頸部、肘部、骶部,嚴重可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
患上疥瘡的癥狀表現:
1、疥瘡患者的身上會出現疥瘡結節,這些結節主要出現在陰囊、陰莖、陰唇、腹股溝等處,大小是黃豆大小,顏色是淡紅色的,還會伴有劇烈的瘙癢。
2、疥瘡患者長時間不能治愈以后精神上面也會出現問題,神情恍惚。
3、疥瘡患者多由直接或間接接觸疥瘡患者被感染,發病人群解放前多發生在條件較差的農村,現在逐漸的向城市擴散,流動人群發病率較高。
4、疥瘡患者早期可見紅斑、丘疹、夜間出現陣發性的劇烈瘙癢。影響人的正常睡眠。
紅斑狼瘡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多見于15~40歲女性。紅斑狼瘡是一種疾病譜性疾病,可分為盤狀紅斑狼瘡、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深在性紅斑狼瘡、新生兒紅斑狼瘡、藥物性紅斑狼瘡等亞型。
紅斑狼瘡有哪些早期癥狀
1、盤狀紅斑狼瘡
為紅斑狼瘡之最輕型,預后好,主要侵犯皮膚、粘膜,很少累及內臟,約5%可演變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或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1)皮損常見于外露部、面部皮損呈蝶形。其次為下唇、頭皮、外耳、胸前、手足背等部位。皮損局限于頭面部稱局限型,超出頭面范圍稱播散型,日盼后皮損可加重;
2)典型損害為紫紅色斑塊,表面附有粘著性鱗屑,鱗屑下可見角質栓和擴大的毛孔,逐漸中央色淡萎縮凹陷呈盤狀。愈后毛細血管擴張,萎縮性疤痕,色素沈著或減退。粘膜皮損呈灰白色糜爛面,頭部皮損可致永久脫發;
3)特殊型皮損可呈凍瘡樣或疣狀。
4)5-10%可演變為系統型,少數可致癌變;
5)少數病例低滴度抗核抗體陽性,如γ球蛋白升高,類風濕因數陽性,白細胞降低,血沈快。
2、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1)皮損有特征性,可分為兩型。①環形紅斑形;②丘疹鱗屑型。本病皮損表淺,愈后無萎縮性疤痕;2.90%皮損呈單一型,10%兩型皮損共存,10%合并盤狀紅斑狼瘡皮損,20%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皮損。
2)易發生光敏,可反復發作;
3)系統損害輕,可有肌肉和關節疼痛,10-20%有輕度腎炎,心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罕見,本型可與盤狀紅斑狼瘡并存,約1/3病例符合美國風濕病協會的SLE診斷標準;
4)實驗室檢查:大部分人有高γ球蛋白血癥,類風濕因數陽性,80%抗核抗體陽性,70%有特異的抗Ro(SSA)及抗LA(SSB)抗體,個別補體水平低。
3、系統型紅斑狼瘡
可侵犯全身皮膚和多個臟器,是紅斑狼瘡中最重的一型,青中年女性發病多。
1)典型皮損為面部蝶形紅斑,甲周紅斑或指遠端甲下弧形斑,指(趾)端紅斑和出血或盤狀紅斑狼瘡樣皮損??谇徽衬っ訝€、潰瘍,其他可有光敏、紫癜、壞死性血管炎、多形紅斑、結節性紅斑、大皰或血皰、蕁麻疹樣血管炎、雷諾現象、狼瘡發等;
2)關節和肌肉疼痛。為常見早期癥狀之一;
3)多器官受累:可累及腎、心、肺、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器官,其他消化道外分泌腺(淚腺、垂液腺)、眼部均可受累;
4)全身癥狀:不規則發熱,畏寒、乏力、納差、體重下降,全身淋巴結腫大,1/3有肝腫大,1/5有脾腫大。
天皰瘡的發病年齡比較大,一般都是50歲到60歲左右,男女都有發病的可能,天皰瘡主要可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尋常型、增殖型、落葉型、紅斑型。接下來就來介紹天皰瘡的臨床表現:
天皰瘡的臨床表現
1、尋常型天皰瘡:是天皰瘡當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有的患者一開始都是因為口腔粘膜發生水皰和糜爛,接著皮膚受到損害,一直都沒有得到治愈導致最后出現了天皰瘡。就是在皮膚上出現像黃豆大小的水皰,水皰里面的液體有點渾濁,皰壁很薄而且容易破掉。破裂之后的水泡會有一點點泛紅并且還會出現糜爛,創面愈合比較慢,患者皮膚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現這種水皰。
2、增值型天皰瘡:患者的發病年齡比較輕,一般會在頭面、腋下、胸背等容易摩擦的部位出現。增殖型天皰瘡一開始是松弛性的水皰,特別容易破裂而后糜爛,然后會有乳頭狀增生,損害后的表面就會有膿液或者漿液滲出,周圍出現炎性紅暈。一般是成片出現,損害之后的皮膚帶有腥臭味。
3、落葉型天皰瘡:一般是在頭面、身體外面正常皮膚上出現松弛的大皰,皰壁也很薄,也很容易出現破碎,但是很快就會干燥,結成一種黃褐色的薄痂,痂下濕潤,慢慢的就會發展到全身?;颊叩钠つw呈現暗紅色,然后還有大量的葉片狀痂皮,伴隨著一種惡臭感。有少部分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的水皰,而是出現一種剝脫性的皮炎,很少損害到口腔,患者毛發比較稀疏,甚至還會脫光。
4、紅斑型天皰瘡:一般會出現于頭部,鼻子,臉頰,前額,耳朵,腋窩等處,很少會出現在四肢。頭和面部出現的紅斑型天皰瘡有點類似于紅斑狼瘡,患者會有一個月或者幾個月的時間出現這種情況。紅斑型天皰瘡也是壁薄容易破爛,糜爛之后滲出的液體比較多,表面經常出現污穢色和黑褐色的痂,并且不容易脫落?;颊呖赡軙霈F瘙癢的感覺,全身性的癥狀不是很明顯。
究竟缺乏維生素的癥狀有哪些?大家要明白維生素的種類繁多,因此不同的維生素缺乏的癥狀是不盡相同,今日就跟小編一起來詳細的看下吧。
維生素A缺乏癥狀:夜晚視力減弱,易腸道感染,皮膚干燥粗糙,出現多種皮膚色斑。
維生素B1缺乏癥狀:缺乏食欲,記憶力減退,易怒,易疲乏,心智靈敏度減退,嚴重的還會嘔吐、腹瀉、生長速度慢、消瘦或體重下降、聲音嘶啞。
維生素B2缺乏癥狀:口角發生乳白色糜爛、裂口和張口出血,伴疼痛和灼熱感,喉嚨疼、干澀難受,鼻、嘴、前額和耳朵周圍皮膚呈鱗狀,對光敏感。
維生素B6缺乏癥狀:血糖低,嘴角干裂,眼睛周圍皮炎,四肢麻木抽筋,肌肉抽搐,反應遲鈍,易怒,尿頻。
維生素B12缺乏癥狀:胳膊和大腿酸痛,嘴感覺酸痛,行走困難,四肢感覺發麻,記憶力減退,口吃,反應慢。對策:多補充富含VB12的食物如蘑菇、蛋黃、瘦牛肉、牛腎、牛肝、豬心、青魚、牡蠣等。
維生素C缺乏癥狀:皮膚上經常有出血點,牙齦出血,抵抗力下降,經?;己粑兰膊?,流鼻血,關節痛,傷口愈合慢。
維生素D缺乏癥狀:頭骨發軟,關節腫大,骨骼脆弱,雞胸,羅圈腿。
皮膚受到陽光照射很長時間,在暴露的部分,頸,手背等處發生皮疹,皮膚受傷程度分為一級和二級。
一度曬傷最明顯的癥狀是局部皮膚經出現紅斑,邊界清楚,24~36小時高峰。
二度曬傷癥狀是小部分紅腫,水皰甚至大皰也會產生,皰壁緊張,皰液為淡黃色,感覺灼痛或刺癢感,糜爛面是水泡裂開的樣子,不久干燥結痂,遺留色素會沉淀消退。
日曬后第二天病情到達高峰,可伴有發熱,頭痛,心悸,乏力,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一周后可恢復。
曬傷對皮膚和身體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對紫外線敏感的人群就應特別注意避免出現曬傷的情況。在夏季出門的時候也應該做好防曬措施,給裸露在外的皮膚涂上有效的防曬霜,也盡量穿長袖出門,這樣能減少皮膚曬傷的可能。
多在3~5歲左右出現皮損,女性較多。其數目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好發于面部,特別是鼻部和兩頰,可累及頸、肩、手背等暴露部位,非暴露部位無皮疹。損害為淺褐或暗褐色針頭大小到綠豆大斑疹,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散在或群集分布,孤立不融合。無自覺癥狀。夏季經日曬后皮疹顏色加深、數目增多,冬季則減輕或消失。常有家族史。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出血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會因為一些致敏物質而出現變態反應,從而引起小血管炎。但是對于過敏性紫癜來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主要癥狀,下面就由專家為大家總結一下過敏性紫癜的癥狀。
1、腹部表現腹痛常見,多呈絞痛,是由血液外滲入腸壁所致。以臍及右下腹痛明顯,亦可遍及全腹,但一般無腹肌緊張,壓痛較輕,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與黑便。因腸道不規則蠕動,可導致腸套疊,可捫及包塊,多見于兒童。偶可發生腸穿孔。如不伴有皮膚紫癜,常易誤診為“急腹癥”。
2、皮膚表現典型皮疹為棕紅色斑丘疹,突出于皮表,壓之不退色,單獨或互相融合,對稱性分布,以四肢伸側及臀部多見,很少侵犯軀干,可伴有癢感或疼痛,成批出現,消退后可遺有色素沉著。除紫癜外,還可并發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多形性紅斑或潰瘍壞死等。偶爾口腔粘膜或眼結合膜也可出現紫癜。
3、腎臟表現腎炎是過敏性紫癜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在12~65%。一般于紫癜出現后1~8周內發生,輕重不一,有的僅為短暫血尿,有的很快進展為腎功衰竭,但少見。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腫及高血壓等急性腎小球腎炎表現,少數可為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個別病例可轉入慢性腎功衰竭。
4、關節表現關節可有輕微疼痛到明顯的紅、腫、痛及活動障礙。病變常累及大關節,以膝、踝、肘、腕等關節多見,可呈游走性,常易誤診為“風濕病”。主要是關節周圍病變,可反復發作,不遺留關節畸形。
5、其他少數病人出現紫癜后,病變累及腦膜血管,表現為頭痛、嘔吐、譫妄、抽搐、癱瘓和昏迷等。少數可累及呼吸系統,表現為咯血、哮喘、胸膜炎、肺炎等。
痤瘡俗稱“青春痘”,又名“粉刺”、“酒刺”、“暗瘡”等,通常好發于面部、頸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
它是一種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以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為主要表現。這種疾病青春期多見,但也不完全受年齡階段的限制,從兒童到成人,幾乎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以發病。
色素痣是由痣細胞組成的良性新生物,又名痣細胞痣、細胞痣、黑素細胞痣、痣。本病常見,幾乎每人都有,從嬰兒期到年老者都可以發生,隨年齡增長數目增加,往往青春發育期明顯增多。女性的痣趨向比男性更多,白人的痣比黑人更多。偶見于黏膜表面。臨床表現有多種類型。顏色多呈深褐或墨黑色,少數沒有顏色的無色痣。
本病屬于發育畸形,黑素細胞在由神經嵴到表皮的移動過程中,由于偶然異常,造成黑素細胞的局部聚集而成。
魚鱗病一般有以下幾種不同癥狀:
1,尋常型魚鱗?。呼~鱗病的癥狀主要表現在四肢伸側和軀干的燥性褐色菱形,或多角性鱗屑,上臂及大腿伸側常有明顯的毛囊角化性丘疹,掌趾受累.發病率很高,其角化性鱗屑是數層角質細胞不脫落堆積所致,多于出生后數月出現,5歲左右最重,青春期后魚鱗病的癥狀可能減輕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治療不當病情加重.
2,性連鎖隱患性魚鱗?。嚎捎谏蠡驄雰喊l病.魚鱗病的癥狀表現為皮損鱗屑大而顯著,呈黃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魚鱗狀,皮膚干燥粗糙,往往遍布全身,腋窩,及肘窩等部位亦可受累;腹部,背部尤重.如面部受累,則僅限于耳前及顏面側面.一般不發生毛囊角化.掌趾處皮膚正常,皮損不隨年齡增長而減輕,有時反而增重.
3,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又稱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簽榫哂懈呋兟实某H旧w顯性遺傳病.臨床少見.生后或生后數月,可有泛發性及局面限性損害.泛發性者出生時魚鱗病的癥狀表現為全身即有鎧甲樣厚層鱗甲,生后即脫落,出現泛發性潮紅及鱗屑,剝除鱗屑呈現潤面,紅斑可逐漸消失,可再發生較厚疣狀鱗屑,局面限性者僅在四肢屈側及皺壁部可有較厚的魚鱗狀角質片.
4,板層狀魚鱗?。合党H旧w隱性遺傳,其魚鱗病的癥狀表現為生后全身即為一層廣泛的人棉膠狀的膜緊緊的包裹,多引起眼瞼及唇外翻.數日后該膜脫落,皮膚呈廣泛彌漫性潮紅,上有灰白色或灰褐色多角形或菱形大片鱗屑,中央固著,邊緣游離.往往對稱性發于全身,以肢體屈側,肘窩,腋窩和外陰等部較為明顯.掌趾過度角化,指甲及毛發過度生長,病程經過遲緩,可終生存在,至成年期紅皮癥可減輕,但鱗屑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