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cervicitis)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多見于育齡婦女,為宮頸受損傷和病原體侵襲而致,包括子宮頸陰道部炎癥及子宮頸管黏膜炎癥。宮頸是阻止下生殖道病原體進入上生殖道的重要防線,但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本身抗感染能力較差,若受到性交、分娩、流產、手術等機械性刺激而受損,就更易發生感染。
陰道炎和宮頸炎相同嗎
宮頸糜爛是指宮頸口外部的鱗狀上皮和宮頸內側的柱狀上皮在交界處發生位移。宮頸糜爛是由激素引起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由于女性的宮頸顏色發紅,從外觀上看像皮膚濕疹樣的糜爛,所以才把這一現象叫作了“宮頸糜爛”。其實那里并沒有發生真正的糜爛,只是由于受到激素的影響,宮頸口外部的鱗狀上皮和宮頸內側的柱狀上皮在交界處發生位移——因為柱狀上皮較薄,所以每當柱狀上皮顯露較多的時候就會露出下面的血管,顯得那里顏色發紅。
很多女嬰甚至剛出生就有“宮頸糜爛”現象,可剛出生的孩子并不會有宮頸損傷,只是受到了母親懷孕時體內激素水平增高的影響,離開母體以后,女嬰的這種“糜爛”也會消退。
宮頸息肉(cervical polyp)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由于慢性炎癥長期刺激,使宮頸管局部黏膜增生,因子宮有排除異物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宮頸息肉分為兩種,一種來源于宮頸黏膜的息肉,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息肉可單發或多發,大小不等,直徑多在1cm以下,較大的息肉可能出現一定的臨床癥狀,較小的息肉可無任何癥狀,只是在婦科檢查時被發現。